初心助力成长 使命迎接未来
我越来越相信,创造美好的代价是:努力,失望以及毅力。首先是疼痛,才是快乐。——梵高
2017年,怀揣着对新机遇和新岗位的感怀和新奇,我兴致勃勃地接受了医院的再次调岗来到人事科任职,这已经是我来医院工作后的第8次轮岗,面对崭新的环境,我曾自信在多次轮岗过程中经历的收获一定会助力我顺利度过转折期,但这次,我似乎错了!
岗位逆转 我遇到生命中最大的劲敌
来人事科后遇到的第一个工作任务便是有史以来政策性和指令性最强的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为了扎实有效地完成此项任务,医院抽调专职工作人员全脱产在市卫健局档案室工作,我作为领队参与其中。档案整理工作重复枯燥、严肃严谨,岁月积淀过的档案资料灰土缭绕,刺激呛鼻,但好在同组抽调来的人员团结协作、欢声笑语,看似漫长的10个月,大家过得简单快乐、其乐融融、转瞬即逝。“人事科与我以往轮转过的岗位是截然不同的”,这仅仅是我在10个月档案整理过程的零星接触中对它留下的初步印象,然而殊不知,其实更深刻的体验在后面……
我清晰地记得回到岗位的第一天,吴老师亲自递给我的那份《人事科工作台账》,在这本台账里记录着人事科所有的月度、季度和年度工作内容,我知道这是吴老师交给我的“接力棒”,是她倾心整理的工作目录和指引文件,用心良苦、饱含希望,对我而言弥足珍贵。
然而,当我坐下来打开这本台账细细品读,我瞬间“懵了”,只感觉自己心里猛地颤了一下,因为这本台账记录的工作内容中全然没有我耳熟能详的医学术语——什么工资保险津补贴,岗位设置全蒙圈;工作方法不能使用我驾轻熟就的临床思维——因为入转调离签合同,与我专业不擦边;而且身边两名干事也不是我习以为常的外科性格——她们沉稳内敛少言语,严谨细致话不多。
渐渐地,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慢热的我遇到了生命中最强大的劲敌——那个内心异常纠结的自己:一方面,对人事科业务工作的生疏,让我不知道只擅长整理档案的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到底能为医院做什么?另一方面,我开始怀念从前在临床一线与科室姐妹携手战斗的日子,甚至恋恋不舍自己曾坚守熟稔的护理工作。于是“申请回临床——坚持下去——申请回临床——坚持下去”,在无数个夜晚,我反反复复思考这个问题,甚至,为了消化开解自己的情绪,我读过若干励志明理的文章,与远在他乡的朋友畅谈倾诉到深夜。
直至2019年4月底的一天,当我沉浸在门诊12楼继续教育老师的精彩授课中时,突然接到的吴老师的那个电话,彻底帮我打败了那个让我内心纠结的劲敌。
勠力同心 我与人事科工作磨合成长
那天,电话里吴老师只说了一句“小宋,快下来,人事科有大事”,我听出她语气中的不平常,于是我飞奔回办公室,“你看看,小邰刚刚交来的辞职信”,“啊,么会?”我意外的表情与吴老师接到她辞职信时的表情是一样的,但意外之下,通过交流,我与吴老师理解她辞职的心情也是一样的。
小邰是人事科资历和经验最老的人,她在的时候,即使我不多操心什么,依靠着吴老师对人事科日常工作的指导帮助,有小邰和朱娇两位实力派的“顶梁柱”,人事科照样运转自如,可小邰突然选择离开,就只剩下我和朱娇两名工作人员了。“我必须顶起她的这半边天。”这是我当时唯一的念头,因为我没有时间去犹豫,更没有理由推脱……
无独有偶,小邰离开后的一年,朱娇也因为有了新的职业规划而辞职离开了,只是不同的是,这次已经有三个更“年轻“的同事与我一起并肩作战!
现如今,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人事科的队伍日益壮大,有所担当;在分管领导杨副院长和吴老师的悉心帮助下,我和“新战友”亦在与人事工作的较量中经历磨合,快速成长;今后我们会勠力同心,共同迎接人事科新阶段、新任务的考验和历练!曾经那个与我较劲的“怪物”飞走了,它已慢慢淡出我的思想,离开我的视线!而我,终于可以如释重负,心安理得地与那个“曾经的自己”握手言和,道别珍重。
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五四青年节的讲话中,曾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这句话激励青年人树立理想,锐意进取。时光匆匆,跌宕起伏,在建党百年的悠悠岁月中,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砥砺奋进,使命前行,我们都是历史长河中的缥缈一粟,我亦愿与他们一样,在这涤荡的生命中锤炼成沙,沉入河底筑坝构堤。
机关后勤党支部 : 宋红梅